传统出版,“数字化蛋糕”莫错过

2015-02-06 12:45:39 0人评论 2088次浏览 分类:行业观察

传统出版,数字化蛋糕莫错过

     (顾星欣)随着当当网近日高调宣布以2亿美金杀入“自出版”领域,互联网“自出版”一时成为关注焦点。绕开出版社,直接利用互联网平台自主出版电子书或图书,到底能给行业带来哪些变化甚至冲击?对传统出版来说,这一次狼真的来了吗?

    “悬疑小说《糖与香料》荣登kindle中文付费榜第一名,经管图书《切蛋糕》平均每个月的销量在500本以上,我们这些‘自出版’图书,最近表现相当抢眼。”正在美国硅谷洽谈图书业务的 Fiberead网站创始人江苑薇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自豪地宣称。Fiberead是一家图书翻译网站,各国作者可以在该网站上发布作品信息、译者可以自由申请翻译,迄今为止该网站已利用“自出版”模式推出近百本电子书,上百名外国作者中不乏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畅销书作家。

    据了解,“自出版”眼下在美国已成为与传统出版相抗衡的主流出版模式,其出版的图书有正规的ISBN号,电子书可通过网络全球发行。比如美国亚马逊网站,前两年就已经发布了电子书自助出版平台,作者还可以选择按需印刷几本纸质书,这一切轻点鼠标就能完成。记者检索国内各大网站,发现“作者—网站—读者”模式正在遍地开花。在豆瓣阅读、百度阅读、淘宝阅读等栏目中,作者们都可以绕开出版社,直接将自己的作品面向用户发布,生成“电子书”。京东图书音像采销部总监杨海峰告诉记者,京东还将触角从互联网延伸到传统出版,与出版社合作出版自有品牌图书,直接上京东直销,仅去年一年京东出版就推出了近百种自有图书。

    在这种“自出版”生态链中,谁是最大赢家?记者从豆瓣网了解到,豆瓣阅读与作者的收益分成是三七开,读者每付1块钱看书,就有7毛钱能落进作者腰包。京东则对作家群体中的“明日之星”开出了首印5万册、20%版税的高价稿酬。相比之下,传统图书的版税绝大部分在10%以下。稿费这块充满诱惑的“蛋糕”,成为不少作者纷纷加入“自出版”的原生动力。目前,豆瓣阅读已吸引到6000多名作者进驻,迄今已发布了4000多部原创作品。

    而对各大网站来说,“自出版”商业模式的盈利能力也不容小觑。杨海峰告诉记者,“京东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平台的优势,利用大数据策划选题,再与出版社合作,按需印制图书。比如京东出版上线的第一本书就推出了贝克汉姆自传《大卫·贝克汉姆》,这本图书一经推出,就受到贝粉热捧,销售数据一路高涨。”

    对读者来说,更多渠道的作品来源,意味着更丰富的选择。江苑薇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:欧美每年出版的英文著作有百万部以上,而国内每年通过传统渠道引进的图书只有1万部。这意味着,光走传统渠道,99%的图书是没法进入中国市场的。

    那么,“自出版”是否具有合法性?由于缺少编辑这个“把关人”角色,从以往的高姿态一下跌到零门槛,质量上是否会泥沙俱下、鱼龙混杂?对此,业内人士坦言,自出版目前在法律上并没有明令禁止,前提是,在网上进行内容发布,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出版管理的相关规定,网站有责任严格管控内容质量。但是尽管这样,与传统出版中精耕细作的编辑流程相比,质量不可同日而语。但江苑薇对此持不同态度,她认为,“自出版平台上,很多作者、译者,都是以兴趣为导向,而不是金钱为导向,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依靠文化自觉的自出版,与‘一切朝钱看’的商业出版比起来,质量并不会跌落太多。”

    很多人关心的是,“自出版”会冲击传统出版吗?对这个话题,译林出版社副社长谢山青表现得比较淡定,“对于数字时代的内容提供者来说,不管是网络平台还是传统出版社,优质内容仍然是最稀缺的资源。至少在目前,一些著名作家还是更倾向于选择传统出版社,因为他们信赖传统出版社严谨的操作流程与内容生产的专业性。”南师大编辑出版专业讲师石晶晶则认为,当当、京东等电商近期高调介入“自出版”,期望在数字化阅读中分一杯羹。“自出版”要撼动传统出版的地位,尽管目前可能性不大,因为我国现行的出版管理制度,对书号总量是有严格控制的,但对一个没有边际的互联网而言,数字出版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来源:新华日报)




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
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

   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我来说几句吧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Copyright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3,All Rights Reserved 新ICP备06001141号
主办单位:新疆人民出版社 | 联系我们